回顾 | 《查令十字街84号》:书信里的温情

作者: 时间:2020年01月08日 浏览人次:

31FA7


文字 / 温昊华

编辑 / 周镘儿

图片来源网络

责编 / 李哲楠 张苑





查令十字街84号


电影开始时,我们都以为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和遂愿的故事,脸上溢满幸福笑容的海伦终于走在了前往查令十字街84号的路上。这很容易让观众误以为海伦得偿所愿——终于能够来到马克书店,一睹弗兰克的真容。谁能想到这段故事竟以悲剧形式收尾,其实说是悲剧,倒也不是那种浓烈伤感的氛围。有的只是感伤和略微的遗憾,甚至是温情与幸福。一如海伦的笑脸。


3A11


这种温情与温暖,是我们这个时代很难理解的,它属于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属于那群最为纯真善良的人们。美国很缺书,英国很缺火腿,于是坐落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小书店开始向大西洋的另一端卖书;而美国女作家海伦则在收到珍稀书籍以后赠以火腿,这种小小的“交易”,我觉得恰恰还原了书籍的本来意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情绪与关切。


CA34


于是从1949年10月开始,二十年来,海伦与马克书店店长弗兰克的书信往来就从未间断——从珍稀读物与火腿,到对文学作品及生活品味的探讨,直至阴阳两隔。两人的感情大概就是纪伯伦与玛丽式柏拉图的最佳诠释,何必要在这段感情添上“爱情”二字?现在想来,在我们生活的年代里,又有多少这样的情感被喧嚣的生活和旁人鄙夷的目光所埋没了。


19D0D


这部电影情真意切,色调令人沉醉,或许限于技术和经费,有些细节确实无法通过电影立体地表达出来,但这反倒增进了情感的宣泄。二十年来,大洋两岸的人们书信往来看似频繁,其实不过是电影制作中为了让情节更紧凑而造成的错觉。当时人们收发信件之间往往要间隔数周,因此海伦和弗兰克之间的书信往来远没有感觉上的频密。


3500


也许在无数个无人问津的夜晚,那个年代的人们将千言万语尽量浓缩成信、投入邮筒,然后在期待回复的小激动中睡去;在收到信件的那一刻,会迫不及待地来回读上好几遍,然后再兴冲冲地回信;甚至还会隔着信纸去猜测对方的表情,尝试通过别人的文字把自己代入进去;终其一生也未必可以见上一面。好像这样的感情会更加真诚、更加牢固。


但在我们这个时代,在友人之间完成一次交流往往只在数息之间,没有翘首以盼,没有细细斟酌,更没有在脑海里的百转千回、心灵上的翻山越岭。于是在大多时间里,与人交流成为了一种压力,就算是情投意合的伙伴甚至是刻意保持神秘感的笔友,都很容易疲于彼此交流。


所以我们要认清一个现实,不是现代人喜新厌旧,也不是现代人善变。只是蓬勃发展的即时通信提高了人们的交流频率,而频繁的交流则快速消耗着人们的耐心。我们必须得接受,“永远”不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程度概念,所以当一个人对你说“永远”,那他便是喜欢你,而且是真的很喜欢。


CB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