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04月10日 浏览人次:3231 来源:咨询推广部
文字 、编辑 / 周镘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 / 李宛馨 马超颖
四个春天
一个已过不惑之年,
从未学过电影与剪辑的导演
一对平凡的中国夫妻
游子四次回乡
用贵州独山的四个春天
向我们讲述了这个家庭的温柔和坚强
弹琴对歌,上山打草
熏腊肠,观燕归……
即使在遭遇重大打击,
最爱的家人离世时
他们也用心底最深切的柔情
面对这人生的无常
感悟
银幕中初见这两位老人,我觉着他们像极了我的外公外婆。一个温柔寡言,慈祥和蔼;一个爽朗大方,活泼爱笑。一动一静,构成了人间最美的一帧画面。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大抵莫过于此吧。
大女儿在沈阳定了居,二儿子在清华当音乐老师,小儿子是个北漂。儿女都不常回家,老人两个守着屋子,你拉琴我唱歌,你剪辑我织布,你捣药我刺绣。春天来了结伴上山打草,冬天来了一起熏腊肉腊肠。
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可他们总能在其中找寻到诗意和欢乐。就像母亲山歌里唱到的那样:“人无艺术身不贵,不会娱乐是蠢材。”父亲是退休的物理和音乐教师,二胡、小提琴、竹笛、手风琴……会的乐器不下20种,一有空闲便操起乐器弹奏起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集,民风淳朴,母亲能歌善舞,没事也哼上那么两句,不是什么流行音乐,但却是直击人心的自然的声音。
而生活中那些琐碎的点点滴滴,在我一个外人看来都甜蜜到不行。比如母亲在天台上浇花时,父亲怕母亲被晒着了,便亲自拿一顶帽子给母亲戴上;父亲崇尚科学,但也从不阻拦母亲烧香拜佛,每逢过节,必然把母亲交代的事情一丝不苟地完成……简直就是现实版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回到这部影片的的现实意义。作为一部电影, 它显然还不够成熟,但就是这样一部平淡无奇,无强烈波折的纪录片,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为什么?
当下流行的对家庭和父母关系的探讨都是关于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丧偶式“育儿、高离婚率、养老问题的批判,少有以这样的视角去叙述一个中国传统家庭的生活。大多数人的观念是,西方的育儿观、西方家庭的相处方式才是理想的家庭应该有的。而《四个春天》恰恰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生活,也可以是美好的、幸福的。
春节,灯笼早已挂起,春联已经换新,腊肠腊肉都熏好,只等儿女推开门那一刻,母亲洋溢着笑容:“哎呀,欢迎欢迎,哈哈哈哈!”
不是那种令我们不堪重负、敬而远之的大家庭,这个家虽也被各种传统风俗浸润着,但却温情脉脉,可感可亲。
可好景不长,姐姐因病去世,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被伤痛笼罩。透过导演颤抖的镜头,我能深切感受到一家人的悲痛。直到今天,母亲仍在饭点为姐姐备上一副碗筷,仿佛姐姐还在一样。
姐姐的死,也让两位老人开始思考“丧失”的问题。母亲说“如果我不在了,你爸怎么办”;父亲说,“如果有一天不能自理怎么办”。
人生无常,死也难免。生活无非是,苦来之,我安之。
那一年春天燕子又飞回来,父亲有了养蜂的爱好,母亲对着微信语音功能乐不可支。姐姐的坟上种满了土豆、辣椒,两个老人在雪中跳起了50年代的《青春友谊圆舞曲》:“蓝色的天空像大海一样,宽阔的大路上歌声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