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与书(2) | 食在广州

作者: 时间:2020年01月07日 浏览人次:

174D2


文字、编辑 / 陈思琳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审核 / 欧颖杭

责编 / 李宛馨 夏翠军



一、寻“吃”


“广州有什么特别好吃的?”


每当外地的同学来咨询我这个馋嘴的“地头蛇”(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时,我都会说:


“没什么特别好吃的。”


因为,广州的每一道菜都各有千秋,风味各异。若硬要嗜吃如命的老广从中挑出一样来,反倒失掉了“食在广州”这个词本来的滋味。



傍晚,闷热的东南风裹挟着龙舟水的湿气,在下公交车的一瞬间便扑面而来,镜片上立刻糊上了一层朦胧的水雾。


六七月的广州,夜晚来临得很晚。即使是雨天,到了傍晚,厚实的灰云后还映衬着一缕缕晕开的淡金色霞光。


72F1

傍晚的骑楼


我手里拿着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踏着脚下斑驳的石板,经过两个路口后,各种食物诱人的香气已经开始挑动行人一日劳动后疲惫的神经了。


过完这个红绿灯,就到了目的地——隐藏在骑楼一众商铺中的一家肠粉店。


3C94

梁实秋《雅舍谈吃》


二、谈“吃”


还未坐下,热情的老板娘已经开始用广州话问我:“今日食咩呀?”(今天想吃什么呀?)下完单后,老板娘便熟练地开始下厨了。


虽然招牌是肠粉店,但这家店卖的可不只是肠粉


氤氲着一股淡淡米香的小店内,三两桌熟客的桌上既有颜色诱人的牛腩,也有公鸡碗内用嫩绿的青菜点缀的竹升云吞面,还有炸的金黄酥脆的春卷和温润甜蜜的陈皮绿豆糖水。






翻开手上那本书角微微卷起的《雅舍谈吃》,序言中的一句话映入眼帘: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


人吃,是为了活着,而人活着,却不是为了吃。


这绝对不是叫人们绝口不提饮食之言,而是不要仅仅停留在满足口腹之欲,在一天三餐中品尝出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文化积淀,正如梁著中所谓的“谈美味以寄兴”。


85A9

“谈美味以寄兴”


对于中国人来说,吃饭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填饱肚子的行为,还是家人团聚、朋友相约,又或者是独自享受忙碌的罅隙中片刻闲暇的愉悦。


而广州人又被冠以最“馋”之一的称号。食材、做法都有讲究。


店外几个路口的菜市场里,明亮的白灯下排满了琳琅满目的新鲜蔬果,还有略带腥味的水箱里活蹦乱跳的虾蟹和鱼。


而至于烹饪方法,看看博大精深的中文里数不胜数的动词就知道了:煎、炒、焖、炸、煸、灼、爆、蒸……每种做法还有进一步的区分。




不过,在我眼中,面前的食物与梁实秋先生笔下的北平三餐,食材上大相径庭,做法上各有不同,地理上远隔千里,滋味上更是大不相同,但是在某些方面,却又是如此的相似。


梁先生笔下的食物并不稀奇,但是每一道菜的制作流程都透露着满满的人情味。萝卜汤、韭菜篓、糖葫芦,都是简单平常的家常菜,却透露着一个老北京人对于“馋”的执著,和对平淡安稳生活的满足。


酸甜苦辣,都是滋味,都值得我们在日复一日奔波的间隙中稍停一停,好好尝尝。


9CDA

中国人的餐桌

三 、品“吃”


肠粉被端上了桌。晶莹剔透的粉皮里裹着嫩红色的鲜虾,白里透红的剔透像极了少女绯红的脸颊。淋上略带甜味的酱油,一入口虾的鲜味和朴素的米香便交织在一起,充盈整个口腔。


“馋”的本质,或许就在于品尝一道道大相径庭的菜肴后,依然保持着一颗对生活的好奇与热爱的心,把对于食物的包容也放到生活里,慢慢走下去,让人们无论是晴是雨,都能靠着这些点滴的小确幸度过每一天。


93BD

广州的布拉肠


天暗了下来,霞光终于隐匿在墨色的云层中了。旁边一桌的小孩子正在努力地用筷子将牛腩夹起来,筷子微微抖动了几下后,牛腩平安“降落”到他爸爸的碗里。


“乖仔。”(乖儿子)年轻的父亲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


5F4F

用筷子夹菜


我放下书,望着孩子绽放的笑脸,嘴角也不禁上扬。


“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内,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味蕾?”


合上书,望着面前仍冒热气的肠粉,我依然觉得广州没什么特别好吃的。相比于“特别”,平淡和包容本身就是一味最能渗透人心的调料。


95D3

夜幕下的骑楼


这座城所有的食物都有故事,而品尝着这些食物的人也在因为三餐而产生着更多的羁绊和幸福,故曰“食在广州”


3B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