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五个巴黎
第一个巴黎,西提岛,蛮族人的定居之处,在凯撒席卷高卢的战争行动中归入罗马,此后逐渐发展,跨过旧城墙与湍流的河水向四周蔓延——谷仓、矮房、广场……市政功能不断发展,要塞式的据点向城市转化。这是最原始的巴黎,蛮荒的原野、谷地上筑起粗野的文明。
法兰西岛,这是第二个巴黎。宫城之中,法兰西的主人高踞王座,遥控着远在天边的不停调令的领主们;塞纳河的右岸,贸易站大肆扩张,工坊拔地而起,匆忙的商贩、劳作的工人、往来的市民、自外而来的访客,汇成腾飞的经济;塞纳河的左岸,私塾、酒馆、咖啡屋……文人墨客在此停歇,嘈杂的声音流入青史。
第三个巴黎被记录在卢浮宫中。那是中世纪的黑暗退却的时刻,太阳的光芒就从这里放射——世界之都野蛮而自由地生长着,任由交杂的阁楼与街道汇聚,侵吞四下属于原野的一切。自欧洲各地舶来的商品纷纷涌入,只在巴黎,便在全世界。
第四个巴黎属于奥斯曼。一场整顿、一次重生,现代巴黎勃然兴起。奥斯曼用铲子和木架将自己的思想刻入了巴黎的每一块砖石,开拓了每一寸街道。而夕阳下耸立的埃菲尔,映照着巴黎,投下一道蒸汽时代的巴洛克式剪影。
蓬皮杜艺术中心
拉德芳斯商业区
蓬皮杜的巴黎满是后现代的异样建筑与庸俗的商业中心。这是第五个巴黎。蓬皮杜中心用它的粗糙与强壮(肉眼可见的暗示)代言着这个国家与城市的撕裂,拉德芳斯则记录它平庸的、消费主义的另一面。
从第三个巴黎到第四个巴黎的飞跃
是属于巴黎的伟大转身。
《巴黎的重生》一书,将目光聚焦于奥斯曼对巴黎的改造工程,从计划的萌发、计划的推进,一直到施工过程中来自全巴黎的反对,以及最后那个崭新的巴黎,全景式地展示了巴黎从违章建筑之都到工业时代或帝国时代超级城市的转变中关键一步。
一气读来,城市的兴衰蝶变、帝国的沉浮离乱,仿佛云烟笼罩眼前,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一个足够保守的公务员,创造了人类史上最大规模也最激进的城市改造工作。现代巴黎就此诞生。
全书以三条线展开——强力推进工程的拿破仑三世与奥斯曼男爵促发一切,而帝国的崩溃则终止了这一切;市政建设的流变勾勒另一个侧面,同时也绘成一幅鲜明的社会景观;实施改造所依赖的经济手段则标明了帝国的脆弱。巴黎与第二帝国是如此地紧密,以至于它们的命运变得如此多舛。
故事结束于共和国的建立,那个可笑而无能的共和国。
被俘的拿破仑三世与战胜者俾斯麦
动乱的巴黎
巴黎的动乱
巴黎,一个富于革命传统的城市
布置街垒可以说是巴黎市民的天赋技能
最后,一个必然的巴黎:升腾的火焰点燃天空,在每一个世代划下终结的句点。巴士底狱如是,圣母院亦然。
文字、编辑 / W
初审 / 希希西卡
责编 / 张苑、李哲楠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