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年11月07日 浏览人次:4823 来源:推广
序言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讨论教育永远是一个不老的话题。究竟什么是教育,怀特海认为教育不该仅教授技术性的知识,更是要培养人文素养。我们不该当一个用机器制造出来的会说话的工具,我们需要自己的思想。大学该是什么样的呢?
在第五期的的冬季阅读训练营,大家对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进行研读,也分享其对教育的看法。
现各组书友的读书笔记节选如下:
精彩见解
一
梁宏锋
观照当下的学校教育,正呈现出这样一种机械的、为人们所诟病的面目:正常的知识传承,往往变成机械的操练,坦诚的心灵交流往往变成枯燥乏味的训诫;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使学生在灌输中逐渐丧失了作为“人”的丰富性;以意识形态作为德育工作和历史教育的主要内容,使教育难以脱离政治的窠臼而面临学生人文理想与创造智慧的枯竭;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教育发展理念,又使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潮中沦为商品经济的附庸,失去了教育自身的尊严与规律,而教育却在盛世的喧嚣中沾沾自喜,抱着教育产业化的噱头寻找着权力的寻租——教育,正使我们的心灵不断趋向失衡而不知所措。
正如最后一章所说,在大学教育中,应该强调想象力的培养。“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大学传授知识,但是它是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传授。至少,这是它对社会应起的作用。一所在这方面失败的大学,就没有存在下去的理由。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会点燃令人激动的气氛,这种气氛会带动知识的变化。事实不再是赤裸裸的事实,它被赋予了各种可能性;也不再是记忆的负担:它像诗人一样活跃在我们的梦想,像建筑一样构筑我们的目标。”
二
梁伟标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怀特海的教育理论中有许多的辩证思想,比如说创新与训练,自由与纪律等。怀特海重视知识的实践运用,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其价值。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想是: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一门艺术。说到教育,就会提及教育体制的问题,在怀特海的教育理念中很注重首创和创新,那么,教育体制是否都或多或少地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思想的僵化呢,有没有一种教育体制是可以不断地促进学生进行创新的呢?我自己的思考是认为就目前来说是会的,只不过不同的教育体制思想僵化的严重性不一。书中怀特海有个观点是:艺术的繁荣昌盛是各民族迈向文明之路的首要活动?可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何不是经济意义上的繁荣昌盛是首要的呢?
三
洪采莉
因材施教,顺应天性。古人早有此认识,英雄所见略同。可惜实施教育的绝大部分人均是被教坏的瓜。一代歪瓜教坏若干代瓜。歪瓜们不止以指数级增速增多。除非——尊重人天性的觉悟速度快于对人天性的摧残。
当你前后左右均是歪瓜时,你还有多少心思去做一颗相对而言特立独行的正瓜呢?要求一个人有十足的意志力(后天养成)和一点资质(先天遗传)。
看起来难于上青天。而先哲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怀海特正是这样的一位勇士罢。重要的从来不是弄清做什么有结果而后去坚持,重要的从来就是——你瞅准一个光点,朝它坚定不移走下去。
我们仍要自信自强自立。
怀海特自身大概不是一颗正瓜,或许就是歪瓜大队中的一员。他是从自身的实践、思考达到高度认知的。他的孩子应该是一颗相对的正瓜,然而怀海特却比他的孩子出名得多。可见我们仍是可救的,共勉!
四
陈泳欣
在目前来说,我觉得我国的教育而言,更多的是专注于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尤为缺乏。婴儿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幼儿园,他们学习数学,语文,甚至在现在某些学前教育已经开始外语教育。某些家长甚至很小的时候叫把孩子送去学习音乐绘画等“兴趣班”,有一部分的人的确会在接触中对这类产生兴趣,但更多的人是产生厌恶,因为他们直接就到达了第二阶段,并没有经历过浪漫阶段。然后目前的教育也存在着一点功利感,为了考入更好的大学,为了得到更好的工作,社会需要技术人员,但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育社会所需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为了每个人的发展。不过目前的教育制度,也与社会环境相关,只能够慢慢改善。
第二个是关于教育的意义是让学生“看见森林”,这是怀特海在评论教育“见树不见林”时提出的意义。要唤起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欲望,最好是给他们描绘一个美好的“终点”。可以给他们提供帮助,但是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己探索自主学习的思想。
五
陈茜
“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人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
——可叹大学即将过去,却不曾与老师一同探讨学术,未能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只是一种应付。“学校应根据本校课程授予自己的毕业证书,对其标准进行抽样评估和修正。教育改革的首要条件是,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有经过批准的课程,而这些课程由本校教师根据学校自身需要而设定。”
——当下学分制改革、自行设定毕业证书,逐步进行教育改革。早在1949年林赛即提出该内容,由此可见,常读先贤巨作,纵观古今,从中了解事物发展,完善自身。
“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
“戒律:不教太多科目,所教科目务须透彻。”
——当下明显是没有做到。科目众多,浅尝辄止。真正有心追求学术者甚少。
六
岑颖倩
当谈及大学及其作用时,怀特海的观点是,大学是充满想象力的,并且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去传授知识。他之所以使用想象力这一词,是因为进入大学阶段的年轻人富于想象力,他们具有探索新事物的热情,大学也因他们而充满活力。这种想象力若得到适当的训练,就可以终生保持并使人持续受益。然而,年轻人有丰富的想象力,却缺乏丰富的经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大学使年轻人与老年人融为一体,如此一来,年轻人便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获得了学者的经验,充满热情地探索学术。此外,充满想象力的大学教育鼓励学生对一些职业的原理进行有想象力的思考,学生通过这样的思考学会将理论与事实相结合,避免了单凭理论行事的死板,也避免只有乏味的经验却被抹杀其它的素质。
在不同的人眼中,教育会有不同的目的功能,或许是培养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或许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但无论如何,教育应是一个让人焕发活力,并拥有热情去探索新事物的美好过程。
七
李水无拘
总体来说,阅读本书的过程可抽象出以下的模型——看到我原本就赞成的观点,我更加赞成;看到原本略为不赞成但并没有仔细深入了解过的观点,在阅读了作者的论述后并没有太大困难地就心悦诚服了;看到原本极不赞成且立场坚定的观点,我的大脑第一时间警觉起来,在看作者论述的条条理由时脑中也在飞速地组织搜寻着我已有的知识和思考基础上对这些理由的反驳。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让我想起《1984》里Winston在仔细阅读O’ Brien给他的“反叛者的小册子”里面的内容时作者议论性的一句话,大意是当我们看书时,我们看到一部分内容觉得它很有道理,因为它印证了我们本来就有的想法。结合上次看的《社会影响与态度改变》,这个过程也得到了非常精确的描述:已有的关于某方面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形成自己非常深入且坚定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当面对一段论证,对此了解并不多的人更容易被说服,而已经形成了自己既定立场的人则更难被“拉向相反的方向”。最后回过头来,这两大段的论述倒是刚好再次应证了作者的看法——在阅读这本教育学的书籍时,不仅仅着眼于这本书与这个领域,大脑还在跃跃欲试地搜寻着文学与心理学的内容。作者与读者在书页间相视一笑的默契,大概就是如此了吧。
八
钟文凌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主张一种“周期论”,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智力发展有周期,科目的教学也有周期,大周期里面又有无数个小周期,多种不同类的周期又交织在一起,以这些周期作为教育节奏的参考。这是很有道理的,回想一下自己的受过的教育,可想而知是没有做到这一点的。拿历史这一科来说,高中历史的内容与初中历史的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不过是内容多了,在进阶方面没有什么意义,上大学以后又有近代史这门课再次重复以前的知识。不过因为人的一生有太多的周期,如果真的细细去纠也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认为中国教育如果能够从大周期开始做起,再慢慢涉及一些更小范围的周期不断改革,不失为一个好的开始。其实提出教育改革的人不在少数,学生们也都支持改革,然而教育改革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人们并不是不知道怎么做对学生来说才是好的,只是迫于当前现实的各种压力和困难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教育要发展得好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只能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九
周伟杰
作者批评到了“柏拉图式的文化”,认为它有害的一面就在于,“它完全忽视了技术教育是作为理想人完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情况跟我们的中古社会时期的状态也一样,读书人都是以孔孟之道,四书五经等古代的文化经典作为学习和智力发展正道,以此考取功名。而其中却几乎不涉及到关于技术的教育,即使我们也古代的数学和科学成就中就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内容。所以这不仅导致中国中古社会读书人总是满腹经纶,却缺乏科学素养,也未能摆脱对自然的对鬼魔的盲目迷信恐惧,更未能在适当的时期推动生产技术的革新,让中国在近代转型成功(当然,这个还有更重要的物质制度原因)。
现代中国是没有缺乏技术教育的,恰相反,当下,我们跟怀海特生活的20世纪初之英国相似。社会高度物质化工具化,盲目崇拜技术教育,却缺乏文科教育,人文情怀。不仅导致了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更使“芸芸众生在艰难地劳作,疲倦,不满,精神上冷漠”。作者分析,“从本质上说,文化应该是为了行动,其作用应该使劳动从漫无目的的辛劳中解脱出来。艺术的存在是我们可能知道我们感官鉴赏力的表达是美好的事物。艺术可以丰富人的感官世界”。这个是作者对文科教育的洞察分析,我也是很赞同的。我们的大学,现在的文科教育是不够的,不仅是学校的制度设置课程安排都没有对文科教育有足够的重视,而且在功利性的社会氛围影响下,大学生个人对文科的教育同样没有重视,当前的一些论文造假,同窗操戈相向等现象正是文科教育缺乏导致人文素质低下的一种必然结果。
十
张伟怡
本书旨在于用简单明了的话语为教育的几个重点问题做出解答,虽不晦涩难懂,但是不乏专业的名词或表达方式,需要读者细细品味,同时了解本书所著时代的教育背景也很重要,不然无法真正理解其精华所在。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之处在第四章,关于技术教育的观点。概括全章,其想表达的内容就是经世致用,强调知识实用性,老师在教授学生时要将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但是有人认为,经世致用体现了一种功利性学习论,学生学习都抱着功利态度,只想着有用没用,不利于文化传承和品德培养。之前看到批判功利性学习论的观点一直觉得挺正确,认为人不能如此功利地学习,凛然如知识神圣不可侵犯,抱着目的性都愧对作为一名学生,但看完本书后觉得这种想法犹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指责平民怎可吃肉一般,简直幼稚之极。先不说如今哪位学生学习是因为纯粹地热爱学习,即使真是热爱学习,也必是由于在学习中能获得成就感和进步感。正如书中作者所说,“柏拉图式的文化,…完全忽视了技术教育是作为理想人完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忽略的来自于两种极糟糕的对立,即精神和躯体的对立,思想和行动的对立。”其中技术教育正强调了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既然学习知识正是为了好好运用,批判经世致用论的观点岂不本末倒置。所以精神与躯体,思想与行动,我们需好好结合在一起,方能算懂得学习。
十一
叶思远
经济学家茅于轼的推荐序,和译者的前言,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我国教育的问题所在--把人当成工具来培养。尤其是在对比我国的教育法和台湾地区的教育法对教育的定义,更加能清楚地看到:前者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着重于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后者更加注重是教育对个人的人格、素养、能力的培养,进而成为具有国家意识与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国民。我不清楚台湾那边的教育方式究竟是如何,但明显能感受到台湾当局对教育的目的理解的正确性;而在大陆,作为切身经历者、受育者,却有别样的深刻体会。
怀特海关于大学的论述,大概可以分为两点。一个是大学的作用,它应该是“把年轻人置于一帮富有想象力的学者的智力影响之下,把想象力和经验完美地结合起来。”学者进行广泛或者专业的研究,探索出具有一般性的原理,通过教育传授给那些年轻、有求知热忱的学生,并且一同进行谈论,获得不一样的思维火花的碰撞。另一方面,便是关于学校的问题。学校的课程应当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设置,考查学生不应该用考试和分数来绝对衡量,而要用更加灵活的手段。现在许多的大学,在行政的干涉下寸步难行。教育局提出要求,家长提出要求,企业又提出要求,学校的校长更多像是一个为筹款办教育的跑腿的人。当然,我这里并不完全否认那些“要求”的作用,因为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教育更加注重更多个人全面的培养,如何能摆脱各种束缚,坚持独立自主的办学,成为高校领导想去改革却又难以施行的痛。怀特海也说,“只有当最高主管当局实施独特的管束,牢记不能根据人们熟悉的商业机构的规章和政策来管理大学,我们伟大民主国家的现代大学制度才能成功。”这样一个理想的实现,似乎还是任重道远。
十二
赵贝芝
针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知道分子——浅尝辄止,追求什么都知道,却只是蜻蜓点水的人——「专业」二字,给予想要在一个领域上不懈追求的人的鼓励。专才的好处,是知识要透彻(「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透彻」),知道分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什么都只是知道一点点,在茶余饭后好作一番吹嘘炫耀,可是遇到专业问题的解决上却欠缺能力(「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见多识广,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且无趣的。」)。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广泛传播,给予知道分子学习的便捷:大学公开课、纪录片、知乎,甚至是微信公众号,都可以让一个人上知绯闻、下知烂梗,做到常识冷知识无一不通,歪理正道鸡汤满贯。比如,你知道黄金比例是定义为 (√5-1)/2的无理数,可是你却没有深究黄金比例当初如何测量出来,类似蜗牛壳的图案究竟是如何画出来的。不透彻的知识注定只能在别人面前炫耀一秒,而后对社会一点贡献都没有。
专业的第二个好处是产生风格(「风格是专业化学习的产物,是专业化对文化的特殊贡献。」)正如书中所说,没有听说过业余性风格,只有在一个领域上不断地钻研,从学习到模仿,从描摹到创造,才能产生新的东西,形成「风格」。可是,专业的意思不是指只往一处钻牛角尖,而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这就是如今提倡的「一专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