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年11月07日 浏览人次:4796 来源:推广
序言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难以真正做到客观冷静。编写出来的历史从来就不是真实的历史,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为我们开拓了新的史观,再一次更新了我们的认知。何谓读史明智?为了让时下之人能够回归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感受有实感的人、事与物,更加客观地评价历史,以史为鉴。
在第三期冬季阅读训练营,大家对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进行了研读。现各组书友的读书笔记节选如下:
精彩见解
一
陈茜
历史课本告诉我们: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是英雄,太平天国兄弟阋于墙,戊戌变法展现改良派的软弱……读史,不能仅依据课本,而是博采众长,在各方史料中形成自己的见解。于此,蒋廷黻呈现了与教材不尽相同的《中国近代史》。
品读整本书,我们领略了不寻常的人物解读:热血销烟的林则徐忽略民族特质,把握人心的湘军创立者曾国藩……我们看到了鸦片战争后各方仁人志士为民族生存图强的奋战,对当时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差距更具体会。史书当如此,给予人现实,启发人思考。
人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是现下社会发展大趋势。但是人们走得太快,追求得太急,他们没有做到曾国藩的第一步,精神发展。是以形聚神不聚,人们总是在忙碌,精神层面却相对空白。人们不知道该走向何方,如何走,他们大多不了解历史,不能从史书中寻求答案。好比方说,当下中国大学效仿西方设置学科,采纳学分制,极其形似。但纵观能超越民国时期的学生有几何?归根结底,中国大学教育没有找到魂,没有形成战争时期西南联大那种凝聚力,那种各自自发求学的动力。史学启人思考,值得多涉猎。只是当下历史系渐成冷门专业、就业率低专业,发展堪忧。
如果蒋廷黻生活在当代,他会如何评价如今的社会,如今的人民,如今的官员呢?
二
陈泳欣
读完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有两个感受:一是历史常读常新,每个写历史的人看待历史的角度不同,因此阅读不同人写的历史往往会带来新的启发。二是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借古通今。
本书讲述的是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的中国近代史,而且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段历史是痛苦但又至关重要。从封建进入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人民也渐渐开始思考,渐渐抛弃腐朽的观念,认识到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读完此书有三个思考。一是关于林则徐的功与过,这一点很有趣,因为在我心目中,林则徐是一个敢作为的人,却从来没有想过他有过失。书中提及,士大夫林则徐,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他对于鸦片的态度十分强硬,必须要禁止鸦片,但是在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之下,遭遇与外国列强战争失败被贬至伊犁,途中曾经写信给他的同伴,向他的同伴表明他的决心,却不愿意说出来,不愿意向统治者提出自己的意愿,以自己的名誉比国运更重要,心有想法却又不发声。林则徐其实是万千士大夫的一个缩影,中国人的守旧性太强,中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这种腐朽守旧不肯与国际接轨的思想会害死一个国家。
二是时势造英雄。当时一开始的时候,外国的贸易口岸只有广州十三行,到后来渐渐增加了其他的口岸,这些开放给外国人的口岸必然最先接触到外国先进的知识。因此每个地方的发展开始发生了差异,有些地方发展得快,有些地方仍然维持原状。这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天资有限,那么再努力,可能也没什么用。对于其他客观事物来说,这个说法是不是普遍适用呢?参考广州与深圳的发展,在二十年前,广州的发展是绝对比深圳要好,但是在十年前,深圳的经济与广州已经不相伯仲了。现如今深圳的发展早已超过广州,且广州有衰弱的迹象。除了政策之外,与广州自身的限制是不是也有关系了。地理维持,资源这些客观条件限制了一个城市的发展,那么产业转型升级这些有能不能使一个城市重新焕发生机?
三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但欲速则不达。看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被时人怀疑是否能在当时国民程度十分低的情况下实行,我会开始思考,原来真的不是有一个想法就可以的了,无论这个想法有多么好,都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试行。历史长的民族都容易守旧,要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有长远的目光,在我们看来,清王朝后期情况每况愈下,十分危急,但是当时的人却不知道时限将至,仍然每日挥霍娱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历史是个圈,以史为鉴。中国近代历史,教训就是不能盲目守旧,放长目光看看世界,以谦虚的态度,与国际接轨。
三
神铭钰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不似正史分为忠君逆臣,善恶好坏,仅仅以道德标准判断,那只是错误与正确的时间地点的产物。
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等能广开门户,看到时代的彼岸,能认知时代方向,但却不能施以正确的行动,中国要改头换面需从思想、制度、技术。而我们的帝国一开始虽愿意买洋枪洋炮,然而后来自己举步艰难,已无力来支援中国亘古未有的变化。加上内忧外患,即使有些心怀救国救民之志也无济于事。
这些一般皆是有先见之明,知救国之道,然而不为君主,不为人民所理解接受,处处不得意,郁郁不得志。一面是千年君臣忠义,一面是家国忧患,不打破这清朝的统治便不得前进,可是怎么就不懂呢!怎么就不想懂呢!怎么就装着不懂呢!吾心所向乃吾民,吾心所向乃吾君,可是这君不等于民,是不知亦或是不愿知。那民生苦难终究抵不过心中那君臣点滴。待被君要臣死之时,我愿以我血迹轩辕,唤醒那沉睡在中国青年心中的熊熊烈火,救救我这满目苍痍的神州大地。
把人物放在人物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每个人不过都是孤寂无助,无声呐喊的英雄罢了。
四
岑颖倩
《中国近代史》为蒋廷黻先生的学术著作,该书浓缩了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的中国历史,梳理清楚了这段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尽管篇幅不长,但清晰明了地阐述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概况、影响因素与重大事件的因果,使人在短短十余万字中得以一窥中国近代史的奥秘。
回顾十九世纪的中国,从盛世天朝急速衰落沦为任人宰割的弱国,并非仅仅由外界因素导致,尽管同时期西洋国家在军事科技方面飞速发展,在侵略中国过程中具有极大优势,但这种衰落根本还是归咎于国家自身的痼疾。
清朝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变成目不能视、耳不能听的残疾人,在西洋国家大力发展科技的时候,中国仍处于停滞阶段,各种生产工艺、军事设施、科学技术、政治制度都大大落后于西洋国家。因着闭关锁国,清朝政府不但没有发现自身与他国的差距,反而狂妄自大不把其他国家放在眼里,这样盲目的骄傲使得清朝未能及时跟上世界发展的脚步,只能处于被动的状态。
尽管后来有一部分清朝大臣意识到上述问题,开始采取措施向西方学习,企图“师夷长技以制夷”,但这些行动都难以挽回清朝的颓势,其原因在于清政府与士大夫阶级始终未能意识到需要革新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政治制度。李鸿章等人虽然有心救国,奈何他们的思想仍然陈旧,认为清政府的制度完美无瑕无需进行改革,只在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着手。因此,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终未能阻止清朝的衰落。
幸而在中国危在旦夕之时,始终有有志之士愿意站出来,前赴后继地为救亡图存尽力,从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的民主主义革命,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尽管也走过不少弯路,但最终还是走上了指向光明之路。勇士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也激起了国民的血性,使沉睡的中国觉醒,开始捍卫国家与民族尊严。
历史的意义之一在于警惕后人莫重蹈覆辙,再犯前人的过错。今天的中国发展繁荣,而我们仍需谨记历史的教训,保持警惕之心,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五
陈静敏
《中国近代史大纲》从鸦片战争写起,到抗日战争前夕结束,近百年的历史写得深入浅出,值得细细品味。内容上没有拘泥于事件过程和细节的铺陈;方法上从总体把握演变趋势,显示了作者沉潜思辨的写作风格。全书以议事为主,而以时序别其先后,注重成败得失的分析。它以政治上的“鉴戒”和道德观念上的“垂训”,对治乱兴衰做出价值判断而为当世社会寻求历史借鉴,完全是一种以政治为经,事件为纬,以点带面,一线相系的线性方式结构。以一条线索,两个过程,三次革命高潮,十大历史事件为基本构架,旁及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
高晓松说:“历史本来就是一团迷雾”,每个人都是在这团雾里寻找自己想要的真相,不同的人对同一段历史都有不同的认识。蒋先生在书中对于近代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中令我印象颇深的是其对林则徐的评价及鸦片战争失败的成因分析。
林则徐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方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当时的士大夫得了这样的印象,也是很自然的。”
后来林则徐是慢慢的觉悟了。他到广州后就知道中国的兵力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林虽有这种觉悟,但他怕清议的指责,不敢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
读罢此书,回首百年,在蒋先生的娓娓道来中,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近代中国。在那里有战争、动荡与不安,也有理想、坚强与不甘。活在那里的人不再只是历史教科书中以功过论断的“大人物”,而也是作为一个经历着国家盛衰,见证过时代变迁的小人物,在内忧外患的国家动荡中有自己的挣扎彷徨,有愚昧无知和懦弱自私的一面,也有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一面而是作为个体的人在努力寻求生存发展的空间。可惜后人大都不自觉地把力挽狂澜的重任放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大人物身上,寄以太多太重的希望,却忘了“当局者迷”的普遍事实。连我们这些旁观历史的人也未见得能看清全局,分清厉害,算清得失,更不要说那些为时局所牵扯的人。因而我觉得,不该一昧苛责前人,只论功过,而应客观地看待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对待历史,也应有人文关怀。
六
梁宏峰
从来就不存在真实的历史。人无法做到不加感情色彩地去记录一段历史,也没有能力把历史完整无缺地记录下来。我们能做到的只是仔细聆听并辨别不同的观点,在各种浩如烟海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史料中尽力去接近被不断还原的历史。
如今看完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历史的原貌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蒋先生把中国近代史的成败做了深入浅出,丝丝入扣的分析,也有警示后人的观点,“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本书着重以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相对客观全面。如对林则徐,由于虎门销烟,通常被认为是民族的英雄,这也是当时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他百战百胜,可惜被奸臣驱逐了,以致使以后中国在与西方对战的失败。但是真的林则徐慢慢觉悟了,他逐渐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方的事实,便竭力买外国武器,同时派人翻译外国刊物。虽然林有这种觉悟,但是他害怕清议的指摘,不敢公开提倡。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
受限于时代背景,大多数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了解的人又迫于压力未必敢大声疾呼,而公开宣传了的抚夷派琦善、耆英等人又不被士大夫阶级信任,也无自信心去改革,只听其自然,不图振作。
纵观全书,造成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的根本原因莫过于狭隘傲慢的心态。狭隘是最不可取的,无视别人的日益强盛,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被坚船利炮惊醒后仍然固步自封,断绝了进步的可能。
七
李吉
和我们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本相比,本书记载的时间要短许多,但是却要更加详细,包括了许多在课本中没有的细节,如一些秘密条约,导致战败的细节矛盾等等。蒋廷黻对于洋务派官员的背景,决策目的及其影响分析得比较透彻,如对李鸿章,曾国藩等人的分析评价。对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扩张野心,内心活动和各个目的,也做出了生动的描述。对于三民主义以前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他用批判审视的眼光作出了“不彻底”这一总结。基本之前的每一个救国方案,都无法做到全盘西化,仅局限在国防,通商方面,未扩展到教育,政治领域,即便是有,也因为顽固派的反对和现有知识的有限,不能得到彻底的实施。
近代的中国人,因为民族意识的衰弱和愚昧麻木,大多数人(顺民和士大夫阶级)只看见眼前自己的利益,却看不见国家的主权尊严和利益正在被一点点地蚕食和剥削。每一个条约,在现在看来是正常不过的平等互利,在当时却是丧权辱国,而真正涉及国家利益的,他们却认为自己得到了好处。军事上,政治上,商业里,一步错,则全盘皆输。
过去中国的落后且居高自大,闭关自守,其代价之巨大已给改革者及后人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哪怕是在日渐稳定富裕的当代中国,我们也依旧不能忘记曾经,不得不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中国共产党执政不过六十多年,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的祖国,整个中华区,并不平静安宁。我们的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尚未得到完全解决,昨晚香港旺角又发生了暴动,其背后的阴谋与利益,远不是那些参加暴动的青年想象的那样简单。丘吉尔曾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国与周边国家建交,也是建立在本国利益的基础之上。如果我们的危机意识不够强,那么久而久之,煽动暴乱者必得渔翁之利。此外,在经济,政治,国防等方面,我们也必须做到十足的小心和警惕,做好防范措施,强大自身。
八
杨瑞冰
本书难得的一点是根据历史情境来进行历史人物评价,我们从小学以来一直以来所接受的历史教育都具有浓烈的主观色彩,不顾历史情境,断然将历史人物贴上几种标签,或是奸臣,或是清官,或庸碌腐败,或耿直清廉,林则徐便是这样一个被历史书塑造起来的不全面的楷模。然而评价林则徐的时候,先生独到地揭开一个真实的林则徐形象,与以往历史书上出现的那个单一的耿直决断的清官形象不同,书中还原了真实的林则徐,分离出林则徐的两面,一面是活在士大夫,活在世人心中的楷模,气魄不凡,一心为民,却不为昏庸的朝廷所容;另一面则是真正的在反思,在醒悟的林则徐,他是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对时局有了些许清醒的认识,却又惧怕清议的指摘,因而选择噤声,即便后来再任要职,也不再明面上提倡改革,不如虎门销烟时的锐气十足,对于这样的情况,作者没有随意加以职责,而是分析了历史情境和林则徐所浸淫的中国旧文化,从而让我们更加完整地理解了林则徐的所作所为。
书中有一句话也让我深思,“严格说来,民众的迷信是我民族近代接受西洋文化的大阻碍之一。”人们总是说要提防政府,提防高官,因为他们容易被权力改变,玩弄权力,无视民生,然而真正应该提防的是民众,民众才是最可怕最强大的力量。外国人被拒之城外,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受阻,郭嵩寿不得用,都是民众盲目的爱国心造成的。一个人融在人群中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判断力和理性,整个民众因而力量强大,目光短浅,丝毫不知道中国接受西方文化政治之重要性,也不知时局发展,只知抱着所谓气节不放,政府中有远见的人又不多,无力也无心进行舆论上的引导。
由此可见,民众力量的可怕,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他们可以推动革命的进行,促进时代的发展,在这里,他们又可以墨守成规,阻碍着中国的进步。可见民众在于疏,在于导,而政府想要有更好的发展,便要学会引导舆论,利用民众。
九
陈少霓
《中国近代史》薄薄的一本小书,句句精炼,讲明了中国近代的境况。书中大量引用书信材料等,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历史上的人物真实想法,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议,也更加客观。在历史的大潮流下,许多选择,决策,做法都不能仅仅从表面来看孰是孰非。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林则徐为代表的主战派。林则徐在历史课本上向来是我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公正不阿,虎门销烟,大大地扬眉吐气,且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然而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他空有远见,却为了名誉不敢直言改革,放任中国进步的历程再度拖延了二十年。他收集材料给魏源写成的《海国图志》流传到日本后反倒促进了日本的改革,实在令人郁闷。
再者是李鸿章。李鸿章向来是受非议的历史人物,他作为签订《马关条约》的代表,作为人们眼中慈禧太后的走狗,骂声不绝。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他的另一面,让我们看到他的苦心孤诣,他的无可奈何,以及他的富有远见。左宗棠收复新疆失地,得到后人的赞赏,而李鸿章主张保东南沿海及腹地,却被看成卖国贼。他一而再再而三得强调建设海军的重要性,设立招商局为造船事业筹集资金等等做法,在现在看来都非常正确。然而当时清政府的腐败和时人的愚昧却阻碍了进步事业的发展。看到李鸿章千辛万苦筹集到的一笔款项本想用于海军,却不得不拱手献给慈禧太后修缮颐和园,让人很是扼腕叹息,我们骂他,却不理解他的处境艰难,当时的他并没有其他选择。他在马关战争以前就能够看清局势,看到日本的能力已在赶超中国,谁能先抢占海面的先机,谁就能先成为近代化的幸存者,这一点真的很难能可得。回顾历史的我们不应该断章取义,听信一面之词,而是应该看当时的历史环境,理解人物的抉择,吸取教训。
十
钟文凌
阅读此书让我有机会能够多了解那些历史古人的生平,作者对他们的评价也让我颇感有趣。正如作者所言“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我们研究近代史是为了吸取教训,是为了国家更好地发展,以史为鉴。
一个国家要发展,改革也是一条必经之路。近代史中主张改革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其实必须走到尽头然后才能生效。”近代人们所进行的改革不免是不彻底的,改革的确如作者所说是必须一步一步的,走到尽头才能有所成效。说起中国的改革就不得不提“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政策了,从1987年到现在,这条路是势必要继续走下去的。中国的未来我们不知道会怎样,但是沿着此路走下去像近代那样屈辱的历史断不会发生。
在改革之余,学习借鉴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自近代发展以来一直比较尴尬,就“向西方学习”这一命题来说,当然是有必要的,但是如何学习?学习的程度应是多少?学习的方面又是哪些?这些又是该思考的问题。旧中国最后的出路不是完全的西洋化,而是完全的近代化,当今中国的出路也是一样,不是完全的西洋化,而是完全的现代化。西方文化中当然有糟粕,若像陈序经、胡适那样提倡全盘西化当然是无稽之谈。作者认为“我们对于外国的资本应采取的态度如同对水一样,有的时候,有的地方,在某种条件之下”,盲目排外也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