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年11月06日 浏览人次:5245 来源:推广
序言
上期,我们回顾了《心灵的焦灼》一书的部分读书笔记, 这不禁引人深思,良善究竟是不是面面俱到?同情是否需要更为具体?
本期我们将另外一部分书摘登出,
与诸君分享。
书摘
一 梁静懿
两者皆是善良之人,这个悲剧并不是任何个人的错。
里面主人物的关系和情感,都深刻地透露出两个字:脆弱。敏感的神经,无法治愈的伤痛,狭窄的人生道路,漂泊无依内心,那是一个焦灼的灵魂,在火灭之时呼出最后一息烟,涂剩一摊灰烬,乐观与励志在这里无法体现。
对于艾迪特,似乎生命除了骑马、跳舞、恋爱,已经无其他,当这一切都无法满足之时,便万念俱灰,抛下为了她而使自己日益劳损的父亲,头也不回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毫无负重的生命无法在大风大浪中伫立,生命之轻最让人难以承受。
霍夫米勒曾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负重过多使人如在热水中煎熬,而他也把艾迪特的痛苦扛在自己的肩膀上,但是却无法做到以身相委,他忠于自己的内心,但随着给予他人希望却无法兑现所带来的痛苦却使其负重过大。
人不该给予他人过多虚幻的希望,一切一时的开心如果无法根治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自我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接纳自我,找回自己的精神状态,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到最后,我只想跳出这本书带来的凄凉之感说一句:生命本不应如此脆弱。
二 郑楠
霍夫米勒的性格十分丰富,既有他作为军人的一面,也有他作为一个“同情者”的一面,但是,他最典型的性格,在我看来,便是“同情”,这“同情”的本质,便是软弱。可是反观我们自身,可以发现,我们大多数人的“同情”如霍夫米勒一般,为了逃避,让自己看来更加符合社会的期待。
作者有提到,叙述者(即霍夫米勒)讲述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在二战前夕。而这篇小说的成书发表,则是在1938年——希特勒已经开始在欧洲进行扩张。因而,我们免不了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分析这部小说。茨威格是一个反战主义者,他写下这部小说,固然希望鼓舞人们勇于行善,广布同情,以制止法西斯的战争行径。
但是,我们还可以思考得更深入——为什么纳粹可以在德国境内迅速取得优势,并横扫欧洲?一个原因是,人们对纳粹缺乏警惕心理,而宣扬战争威胁的人却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小说的引入部分即是这种背景的展现。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是——人软弱到不能面对这种现实,因此只能自欺欺人,麻醉自己。
小说中霍夫米勒哄骗艾迪特,接受治疗,身体便能康复,康复以后,他会和艾迪特结婚。这和西方国家安抚人心的绥靖政策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了,艾迪特看透了人们虚伪的面具,用自杀对人们的虚伪进行报复。
除了同情心的本质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到,开克斯法尔伐一家不停地利用同情心对霍夫米勒进行压榨,给霍夫米勒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情已经不是出于人的真心,而是强迫。我想,如今很多礼节、善意,不是出自人的真心,更多地令人感到虚伪,其根源或许是来自社会的压力。
三 洪采莉
同情比自由具体。自由是向外、向内去追求,同情大概属于无意识部分,一项本能。
艾迪特的死是因为同情吗?更确切说是由于霍夫米勒的同情。同情根据性质的不同分法见书,这儿且称为霍夫米勒式同情和康多尔式同情。
霍夫米勒式同情能救人吗?
表面看起来是因为霍夫米勒的同情让艾迪特奋力站起来、挣扎着迈开脚步,究其根本就明了——是爱情。虽说因霍夫米勒的同情,爱情得以萌生,归根结底是爱情拯救了这位身受禁锢的女子。而当爱的狂迷清醒,明白遇上的并非同样的爱情而是同情,爱熄灭,艾迪特赴死。可见,霍夫米勒式同情可能导致灾难,助益几乎无。
它的本质是什么呢?
同情是有条件的:不能违背同情者的内心,不能触发同情者的利益,有些情况下索求回报。它发生的条件是:自己的同情带给他人希望,使自己显得有用,他人反馈感激,那份施舍、施予的满足、陶醉,同天主一般高尚、无私的美妙感受。这些让年轻的霍夫米勒神魂颠倒。这份同情与贡献擦边,与自我牺牲无关。
一旦付出得不到回报——艾迪特不感激他的同情,他便退缩了。一旦被戏称作食客伤了年轻的自尊心,霍夫米勒立马将开克斯封伐尔法想象作恶魔,利用人善良的同情挟持人的恶魔。一旦同情心与本心冲突——非自我意志地被爱上,实则是艾迪特的腿与拐杖让他感到丢脸,即便搭上一条生命的重量,他仍旧立马变了立场,立马丢了原则,立马失了信用。
这类同情毋宁说是一项促狭的人的本能,部分体现着人性的自私与有限。
人们看到比自己不幸的便唏嘘怜悯,反之,看到别人跌到与自己同等的困境便感安慰,看到别人从更高位置栽倒便幸灾乐祸。同情产生的前提是:自己不必遭受同样的苦难。同情者站在更高、更优越的位置,如天主,来垂怜受难、遭殃的人。
四 关然然
同情到底是好是坏?这里借康多尔的话道出了真相:同情心这玩意儿,可是他妈的一件两面双刃的东西。谁要是不会摆弄,趁早撤手,尤其要稳住自己的心。
同情就跟吗啡一样,只在刚开头的时候对病人是行善,是灵药,是帮助,可是 如果你不会掌握分寸,剂量不当,不及时停药,就会变成凶险的毒药。最初打上几针,叫人舒服,使人平静,减轻痛苦。
然而极其不幸的是,人的机体和人的灵魂都拥有一种可怕的适应力,人的神经要求越来越多的吗啡,同样,人的感情也要求越来越多的同情。临了,竟多到无法餍足的程度。
迟早总有一天,不是在这儿,就是在那儿,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你非说‘不行’不可的瞬间,那时候你就管不了,因为你最后的这次拒绝,人家究竟是不是会比你从来没有帮助过他更加恨你。是的,亲爱的少尉先生,做人得好好控制自己的同情心,否则比麻木不仁危害更甚。
——这点,我们做大夫的知道,当法官的、担任法院执行官的和开当铺的也都知道。倘若大家都动不动同情心大 发,那么地球就静止不动了。危险的玩意儿,这同情心可是个危险的玩意儿!
我认为,少尉的同情属于第一种同情,是心灵的焦灼,他在很大程度上还在享受着“救世主”的满足感,他对于开克斯法尔伐家,更多的是一一中居高临下的施予,而不是出于正正的爱。
五 梁宏峰
当同情开始要求他(指:霍夫米勒)给予更多的时候,超过了他力量的极限,他就感到惶恐,把自己看做是被老精怪奴役的可怜人。他无法去回应艾迪特的爱慕,他仅仅把他们之间的情感当作友谊,没有预料到这身体瘫痪的少女居然也会有去爱的渴望。同时他也害怕在骑兵团中的流言蜚语,这些都让他无法接受,只想着去逃离现状,最终导致了艾迪特自杀的悲剧。
而与少尉形成鲜明对比的康奈尔医生,对同情则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康奈尔对于同情的把握极有分寸。他没有把握治愈艾迪特时,便三缄其口,绝不肯给予封•开克斯法尔伐一家半点不实际的希望。同时他又拥有为同情奉献全部力量的决心。当他无法治好一个眼瞎的女人时,他放弃了迎娶一个内科医师的女儿的机会,放弃了自己的前途,与那个眼瞎的女人成为了夫妻。
谈谈实际情况,我不认为自己具有康奈尔医生所说的真正的同情,能为别人的苦难耗尽自己的力量。也许现实中确实有这种人存在,只是我还没有亲自目睹,能否说明拥有真正的同情的人仅仅是绝无仅有的一小部分人,如果想成为这样的人,我们又该怎么去改变呢?
六 周伟杰
在读着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有时候是为主人公安尼*霍夫米勒和艾迪特之间的一种细腻的联系和感情所感动的,也许跟安尼的那种感动是同一回事,为美的,可怜动人的事物刺激所触动产生同情之心。读到最后,心里多少生些悲凉。对同情这个词这种感情,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认为全书是围绕同情心与爱情的主题展开的,但同情心的主题才是最主要的,爱让同情心变得更加的深刻。
在本书的描述中,很多时候其实同情心跟心软是交缠在一起的,当同情心强于理智的感情时,它会为别人痛而痛,为所有值得感动的事物而触动。而现实的观念往往把同情心所做的一时冲动的选择所带了的美好打回原形,带来更深的悲哀。
这多少带给我们一些震撼,同情心作为人固有的一种思维活动,表现了作为人的高贵,我们也靠同情心可使我们与这个世界更加和谐,拥有更多快乐,也减轻分担更多的痛苦。然而一旦拿捏不当,后果也是很危险的。如书中所述也许可以杀死人。
书中康多尔的一句话也说的很好“做人得好好控制自己的同情心,否则比麻木不仁危害更甚”。“当大夫的,做法官的,开当铺的都知道这个”。
这个故事很美,很好看,简单的人物,情节却丝丝入扣,令人陶醉。然而它关于我们内心安宁的同情心或者说和同情紧密相关的爱情及其它感情都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七 叶思远
我不否认那种高尚的同情(即康多尔式同情),甚至是钦佩、敬仰那种同情。富有真正同情心之人,其内心深处的爱必定是洋溢滚滚、充满能量,而且有极高的奉献和牺牲精神。然而能够真正达到的,又有多少人呢?
绝大多数人,只不过是社会中普通的一员,他们会受到世俗的约束,会有自私自利的想法,会由于种种身不由己的困境而无法真正做出自我的牺牲,不能成为像康多尔大夫那样的人。况且,如果出于同情而去牺牲自己的爱情,又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吗?或许对于他来说,救助他人已经成为了他人生的意义所在,他可以为此而抛下“次要”的爱情。
但是我们是凡人,更多的是追求“自我”,而这种“自我”里常常缺乏“利他”的特性。所以,很难去苛求一个人具备那种真正的同情,并施情予人。倘若有人真能做到,那也必然值得赞扬与流传,因为他不仅仅是帮助了被同情者,更带来一种益于众生的正能量。
那么我们司空见惯的同情,那种“虚假”的同情,是否还值得存在?可怜了流浪猫而给了一些食物、知道了有人患重病费用昂贵无法负担而捐了一点钱、帮助了残疾人过马路等等,仅仅因为一点点的小触动而做出来小小的善举,但又无法长期坚持的同情,又该如何对待?或者说,这真的是同情吗?
我无法猜测一个人的心理的具体,但是如果他人的可怜、痛苦有真正触碰到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那种怜悯之情,进而产生了对被同情者美好的希冀--比如,内心真诚希望病人早日健康,尽管不是那么的强烈。那么这种同情,哪怕微妙,也值得存在值得宣扬。
因为一次小小的神经挑动,一点微妙的心灵冲击,尽管没能引起波涛汹涌,却也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真性情的进程,化成一股积极力量的源泉。而如果是抱着那种有目的“不纯”或者做出逃避的嫌疑的同情,与其后面带来更多的愧疚,不如尽早地结束。
比如,因为受到虚荣心的使唤的同情,就不宜将它进行到底,因为迟早有一天虚荣会去,同情相应的消失,也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对彼此都没有益处。它其实也是在玷污了同情的真谛。
说到底,同情不易!
八 张星健
在我看来,这两种同情的代表人物恰好就是霍夫米勒和康多夫两人所代表的同情。霍夫米勒很大一部分的确是基于同情心而关怀艾迪特的,但这种同情所能帮助的只有霍夫米勒自己。同情的施与者对自己感觉良好,但接受者却不一定能够接受这种同情。霍夫米勒献出了自己的同情,却对这种同情所带来的责任一味逃避,不敢接受。
最终甚至考虑自杀,出逃,酿成艾迪特的惨剧。但是康多夫却不然,他对于艾迪特的病情,永远抱着希望,永远不愿放弃。他设身处地为艾迪特考虑身体和心灵上的需求,直到最后一刻。
同情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也不是没有责任的。在挥洒自己的同情之前,是否应该好好地思索一番,自己的同情到底是属于哪一种呢?陈光标捐款引起的争议从没有平息过,难道那些贫穷的人们,真的没有权利去维护自己的尊严吗?
或许陈光标向他们体现出的是同情,但又是哪一种同情呢,他真的与他们感同身受吗?而严寒天气中,有些流浪汉为什么宁愿躺在街边挨冻,也不远接受救助站的帮助呢?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同情,需要的不单单是一腔热血,还需要一颗冷静的头脑,和一份真正愿意。
九 张伟怡
这部小说的精彩之处正如作者对于写作的要求一样,情节一直高涨不衰,吸引着读者一口气读完整部小说。全文充斥着细腻的感情变化,自然合理又引人入胜,仿佛读者随主角一起体验了那些或惊慌失措、或悲伤无奈、或同情心酸、或欢欣喜悦的感情。
书中的每个人物都如此丰富而饱满,其中尤为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开克斯法尔伐先生,一个佝偻着身躯、唯唯诺诺、卑躬屈膝的年迈老人,与之身躯全不相符的热切的浓烈的对女儿的关爱之情,使我深受震动。无法用言语所表达的深情在其的每一次行动中都流露无遗,正是他一次次使主角内心的同情翻滚汹涌,无法遏制。主角多次控诉他犹如邪恶的精怪,死死扼住善良的好心人,不断利用他的同情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错,正如主角形容,这个绝望的老人家早已把“我”当作救命的最后一棵稻草,内心只有女儿,心心念念的都是女儿的健康幸福的父亲哪里还能分出一点体谅给他人呢。作者以天才般的才华活灵活现地塑造了这个无私到自私的父亲形象,仿佛我一闭上眼就能看到一个穿着打补丁的黑色外套和陈旧的白色衬衫的老人,佝偻着背,金丝边框眼镜的镜片后卑微哀求的目光直直射向我。
而每每想到在女儿死后,他整个人生的寄托和希望熄灭后,他以怎样的痛苦和绝望死去,我的心就泛起一阵无可名状的悲伤,以致我不愿去联想那个情状。如此看来,我不正是陷入了第一种哀伤懦弱的同情中吗。
小说中所描述的通过牺牲自己帮助别人,和别人一起忍受痛苦的折磨即使力竭也不歇息的同情究竟是怎么样的体验呢?凭我匮乏的经历和单薄的想象力完全无法体会。即使从作者的文字中微微感受到某些奇妙的情绪,也无法转化成明确的情感体验,文字的力量终归有限。若是有一天有幸得以有类似经历,对于生命的意义会有更深的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