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特辑 | 穿越百年的火炬

作者: 时间:2019年05月06日 浏览人次: 来源:咨询推广部


时间:2019年05月06日  浏览人次:2179 来源:咨询推广部



 1557129949465087.gif

 

文字 / 齐星海

编辑 / 于捷

责编 / 李哲楠 张苑

 

五四


1916年8月,

李大钊自上海来到北京,

在北大任图书馆主任;

 

1916年11月,

蔡元培结束了在法国的政治避难,

回到中国,就任北大校长;

 

1916年12月,

陈独秀被提拔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文学院院长);

 

1917年7月14日,

鲁迅从故乡返回北京,

在教育部任职,

同时在北大和北师大任客座讲师;

 

同月,

胡适结束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业回国,

被破格招入北大任教。

 

1557130028344482.jpg 

 

       仔细观察这个时代的时间表,我们就会看到,这群年龄各有差别,思想彼此不同的时代骄子,都因各自的理由聚集在北大这个坐标上。

       当时的中国,经历着内忧外患,当时的中国人,大多被拒绝在教育的大门之外。战争,愚昧,贫穷,饥饿笼罩着这个国家,那是我们如今已不能想象的黑暗。

       在种种机缘下,北大成了保存火种的地方。当这些时代的星星之火汇集在一起时,我们便看到了那个时代最为耀眼的焰火。

 

1557130077820404.jpg 

 

1915年,《新青年》创刊。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宣布改革文体,《新青年》随后成为中国第一本白话文刊物。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这是近代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这些我们如今视为天经地义的思潮,也都是通过这一扇窗口,走进了中国人的视线。

看起来或许不过又是些“读书人”的事情,可并不仅仅如此。白话运动让普通人也得到了读书识字的机会,“新青年”的出现,让中国青年真正意识到了自己能做些什么。这个国家不再只是“当官的老爷们”的了。中国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于是,当不公平的对待再度降临到国人头上,这火种终于燃成了燎原的势头。

也就是整整一百年前的那声呐喊,我们如今仅仅凭着那个日期就永远记得的事件。

五四。

中国的青年第一次发出自己的声音,第一次承担起社会的重担,也第一次,让人意识到了未来与希望。

当国家遭逢不公,有人挺身而出,去主张公道;

当同伴遭逢不公,他们挽起手来,去拼命抗争;

当抗争遭到无视,他们去寻找所有可以找到的力量。商人罢市,工人罢工,甚至基层的政府职员也加入进来。这也是第一次,青年让尸位素餐的上位者,感到了害怕。最终,他们做到了从来没人想象过的事情,这个国家的政府,千百年来第一次在手无寸铁的庶民面前低下了头。

这份伟业,理所当然是可以传承,也是应当传承的。


1557130683529113.jpg


这个时代远比百年前光明,今天的中国,也早已摆脱了所有的屈辱。今天的青年精英们,出现在联合国的讲台上,出现在达沃斯的论坛上,出现在福布斯的榜单上……这种精益求精的天之骄子的气势,来自百年之前。

当这个社会的不公,被人们熟视无睹的罪恶出现在青年眼前时,第一个喊出声音,第一个仗义执言的,正是他们。这种追求公平,嫉恶如仇的态度,来自百年之前。

当祖国内外出现不利于她的因素时,又是青年首先站出来,为她建言献策。这种对祖国炽烈的真情,来自百年之前。

“五四”所代表的东西从来就不是什么空洞的“历史意义”,它代表的是青年人这个群体所蕴含着的,那股不安分的能量。纵使互联网取代纸媒,纵然“丧”已经成为了时下热门的关键词,那种能量其实并没有丢失。它始终在我们的征途中,闪着飒飒的光彩。不论头顶艳阳,还是暗影。

 

1557130730166687.jpg


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557130811339202.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