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沙龙|第66期回顾:中国:作为礼义之邦

作者: 时间:2023年06月06日 浏览人次:

6月1日下午,我校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曹胜高教授在白云山校区图书馆一楼悦读沙龙室,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作为礼义之邦”的生动讲座。

曹胜高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是我校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屈原学会理事、乐府学会常务理事、赋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副主席。

在本次讲座中,曹胜高教授深入分析了礼义、礼仪、礼制、礼度的内在关系,探讨礼仪制度中承载的道德认同、秩序认同、社会认同和价值认同等方面内容,与同学们讨论了“礼”对古代中国的影响,同时讨论其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方式。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曹胜高教授用博学、幽默的学术魅力收获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讲座现场

礼义之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义之邦,曹教授结合《史记》、《庄子》等记载,结合朱熹、王阳明的教化实践,确定了“礼义之邦”的涵义。确定礼义之邦是坚守礼的精神的地区与国度。其代表性的区域为齐鲁以及周王室统辖的王畿地区,从黄河流域逐渐拓展到广大地区,成为华夏与中国,涵养着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气质,最终通过教化,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认同、秩序共识和价值判断,赢得了周边国家的敬重。

礼义为本

那么究竟何为礼义?曹教授认为,礼义就是礼的精神和原则。他引用孔子的学说,阐释了“礼义”形成的四个维度:情感共识、道德认同、行为要求、秩序形态,基于道德自觉而形成的行为,是礼的本质要求。礼因人情而为之节文,借助内在的道德自觉与外部的道德要求,形成行为要求、秩序认同与价值判断。他对比了“人性”、“本性”“天性”“生性”的区别,分析了“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的具体含义。认为礼的形态虽然变化,礼的本质和精神绵延不绝。他通过孔子与弟子相互行礼的例子做了阐释。比如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敬重就是礼,如今的师生之间很少看到相互行礼,但是相互尊重的礼的精神仍在。

现场讨论

礼仪为体

曹教授指出,礼义是内容,礼仪是在礼义精神下的表现形式。曹教授列举了古代各式各样的仪式,还结合了自己在北方生活的经验,对比了南北方礼仪的异同点,给同学们讲解了礼仪的多元性、多样性和多变性,但其中贯穿的道德伦理、心性要求和行为规范却一以贯之。随着社会的变化,很多礼仪被简化甚至消失。曹教授幽默地谈起了大学时期他的老师在赠书中与他兄弟相称的故事,讲解了“礼仪”的重要与复杂。

礼制主常

礼制的核心原则也是礼义。在“礼仪”的基础上,曹教授提出,礼制是建立日常生活中对“礼仪”的更具体表现。《汉书·成帝纪》:“圣王明礼制以序尊卑,异车服以章有德。”曹教授列举了出行有礼,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坐卧有礼,即座席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宴饮有礼,有饮酒和动筷的礼节,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这些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礼制直到今天也依然适用,给同学们带来很多启发。

礼度主变

中国五千年来可以“礼治”,“礼”之所以可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贯穿几千年的历史,就是因为“礼”是可变通的,这也非常深刻地体现了礼的精神。过去,婚丧喜庆都与等级制度相对应,但在社会进步发展的过程中,礼制也不断演变。宗礼、族礼,大多源于儒家《朱子家礼》。随着社会进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和改变,所以可以看出,礼是可以变的,也一直在变。曹教授指出,我们对于“礼度”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继承,这才是“礼”的精神。

讲座合影

通过本次讲座,曹胜高教授深度剖析了中国作为礼义之邦,“礼”在历史上的构成和发展及其重要性,不仅使同学们更好了解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道路,提高了对礼仪制度背后蕴含的道德认同与价值认同。相信今后,同学们将以“礼”作为思想的指引,以“礼”提升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以及传统美德,去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做一名知礼、用礼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