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0日晚,图书馆邀请我校词典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兵教授,于白云山校区图书馆一楼悦读沙龙室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词典的使用、编纂和研究”的讲座。田教授具有丰富的词典学研究经验,为词典学研究领域贡献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此次沙龙活动他以译作《词语侦探——<牛津英语词典>编纂回忆录》为线索,与在场同学们分享了多年来的词典学研究感悟和体会,通过分享词典背后的人与故事,帮助同学们更好了解词典、使用词典并提高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优美性。
讲座现场
我❤广外
田教授用校园中常见的“我❤广外”标志牌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借由emoji等例子指出新词新义是词典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表情符号的使用和盛兴,是现代语言技术和大众语言交流媒介转型条件下的一种回归”,并提出新词收集囊括了对使用时间、地域范围、社会阶层这三个因素的综合考量,阐明了不同词典是如何对新词新义进行描写的,进而带领听众感受词典编纂的魅力。
田兵教授在讲座现场
从学习词典开始
田教授继而围绕词典的使用和使用者、编纂和编纂者及研究和研究者三个维度展开讲座。他先借他人的说法调侃词典为“一种恶毒的文学装置,用以约束一种语言的成长并使之僵硬和无弹性”。幽默的话语使全场响起欢快的笑声。虽为调侃,但词典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田教授详细为大家阐述了“何为词典”,介绍了最适合同学们使用的案头词典、通用学术词典、专科词典等。他解释我们习以为常的词典其实有语文词典、专科词典和综合性词典等专业划分。这些词典用以收集词汇并按某种顺序排列,同时对词汇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词典的编纂
田教授以“燕麦”为例,讲解了从塞缪尔·约翰逊博士的《英语词典》到90年代《牛津英语词典》这小小一粒燕麦释义的变迁;同时也与中国的《康熙字典》作对比,感受中西词典编纂的差异。他启发同学们思考“如何在词典中完美呈现一个词的意义及用法”,向同学们展示了语言如何深受文化的影响而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给人们的听说读写和语词的形成带来的深刻改变。
词典的研究
说起词典的研究和研究者,不能不提到我校黄建华教授与他主编的《汉法大词典》。“编《汉法大词典》是社会需要,也是奉命之作”。《汉法大词典》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任校长黄建华主持编纂,共720万字,寒来暑往16载,该词典的出版不仅有助于培养更多法语翻译人才,推动中国词典学“走出去”,而且可以促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回到图书馆
最后,田教授分享了“library”(图书馆)一词的词典释义: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就像词条中说的那样,广外图书馆也始终致力于收集加工和整理文献信息资源,方便读者对图书资料的使用,是提高读者文化素质、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有力平台。
活动合影
本次讲座基于广外的辞书文化,聚焦语言发展和词典汇编,对词典学文化普及起到积极作用。田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带领同学们走进词典学,认识了词典的编纂、使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