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林谈跌入“恐惑谷”的机器人

作者: 时间:2018年06月19日 浏览人次: 来源:杨颖

时间:2018年06月19日  浏览人次:7830 来源:杨颖

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方面,文学扮演过怎样的角色?作为人的复制和替代物,机器人能带来怎样的审美和心理挑战?“恐惑谷”理论是什么、可应用在哪些领域?6月14日,广外图书馆悦读沙龙邀请到了我校德语系教师、云山青年学者程林为读者解答了以上问题。

图片1.png 

程林老师在讲座中

 

文学作品中的机器人

“200多年前,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早期机器人叙事,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程林从哲学思想史、科技条件、人类学等角度细致地分析了这一现象,将早期机器人叙事视为典型的时代产物,但又能为现代思考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现在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话题,实际上在当时的浪漫文学中已有过具有时代特色的涉及或探讨。

对于文学中,“人造人”如木偶娃娃、机器人偶等所能带来的恐惑感和恐惑氛围,程林已在德语专著《1800和1900年前后德语文学中人偶形象的恐惑美学》中有过论述。

 

“似人非人”更恐惑

为什么在《沙人》中的仿真机械人偶面前,人会感到“恐惑”?程林解释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机械人偶呆滞和空洞的眼神给人一种自我异化感,有时也会令人联想到“死亡”。在特定的情况下,仿真机器人像人却又非人地出现在人的面前,会让人感到不安与恐惑。所谓“恐惑”(德语:unheimlich),有着不详、诡异、令人不安或抵触、莫名发憷、(微)瘆等内涵。

1906年,延齐在《恐惑心理学》中指出,这些的机械装置越是精密、对人性的模仿越是到位,就越能引起这种特殊的效果。在文学中,这一效果被反复应用,以唤起读者的恐惑感。1970年,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提出了“恐惑谷理论”:当人造义肢或机器人与人类相似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哪怕它与人类有一点点的差别,都会让人不安。他认为,这种人造义肢或机器人会引发人的自我防卫机制。

图片2.png 

读者提问中

“恐怖谷”的应用

程林介绍了“恐怖谷”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如在动画制作和美容等领域。例如他指出,过于异化的美容也可能让人跌入“恐惑谷”。而从学术探讨的角度来讲,人们对“恐惑谷”理论的批评和演绎也一直存在。实际上,延齐和森政弘等人的理论都有各自的局限,在具体的应用中,相关理论在今后应如何被阐释与延伸值得读者进一步关注。

最后,程林还指出,在后现代社会或后人类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人机交互、趋于紧密的人机关系也是契机,可促使人在面对机器人这一完美的参照物时,更好的自我认识和定义。人一方面要设计和制作符合自身审美和心理习惯的机器人,另一方面也应该做好心理、情感及伦理准备,以防当人机器人共存的社会真的到来时,不得不面对一个显得异化的世界,在本熟悉的世界里感觉无处为家。

推荐书目

1. Der Sandmann》(《沙人》)

作者:E.T. A. 霍夫曼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索书号:GER/H339.4/184

2.《论文学与艺术》

作者:弗洛伊德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索书号:B84-065/F62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