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悦读讲堂(22)一代词宗李清照

作者: 时间:2018年10月30日 浏览人次: 来源:杨颖


时间:2018年10月30日  浏览人次:6708 来源:杨颖


       从“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少年闲适,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少妇别愁,再到“凄凄惨惨戚戚”的寂寞岁月,千古才女第一人——李清照,创造了宋词巅峰,经历了命运飘零,收获了甜蜜爱情,也品尝了孤独晚景,多重人生在她身上奇迹般并存。10月25日,广外图书馆有幸邀请到了我校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张向荣作客悦读讲堂(22),在讲述李清照生平的同时,解读她诗词背后的深意。


图片1.png

张老师在讲座中


图片2.png

讲座现场


早期:1084年-1107年

美满的前半生


       从待字闺中的少女,到夫妻恩爱的少妇,李清照曾拥有美满的前半生。


       李清照于1084年出生在一个地位显赫的家庭中。其父李格非为苏轼后四学士之一,其继母王氏为状元王拱辰的孙女,有着“自年少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的美誉。李清照在这样一个家学醇厚的豪门望族里成长,加上天生聪颖过人、才华横溢,她拥有着成为一代词人的先天条件。再加上她的丈夫赵明诚也是一位通晓词赋的文人雅士,二人兴趣相投,经常互相探讨词句,她也拥有了潜心创作的客观条件。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个时期的李清照便是词中那个笑靥如花、情窦初开、喝酒‘醉驾’的少女。”张向荣认为,正是这样的优越生活为她的早年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1101年,李清照与赵明诚结为连理,二人把赏古物、看尽繁华,即使是“秋已暮、红稀香少”的景象,在李清照眼里也是“无穷好”,其早期生活的甜蜜幸福可见一斑。


中期:1108年-1129年

动荡的中年时期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元祐党人与元丰党人的政治斗争波及赵李两家,李清照被遣回原籍。这便是其人生中期的开始。张向荣讲道,青州十年,二人在“归来堂”游戏、撰书,日子甜蜜美满,然而隔阂也渐渐滋生。赵明诚莱州任职期间,二人之间出现了明显的矛盾。当时的生活波澜起伏,李清照创作了大量的名篇排忧解难,如《醉花阴》、《一剪梅》、《声声慢》等。她将自己的相思、忧愁、焦虑蕴藏在字里行间,鲜花已变成“明日黄花”,酒只能让愁绪更愁。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随着金人南下的铁蹄,李清照淹没在了国破家亡的历史中。夫妇二人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此后,她的作品又添上了一层思乡的忧伤。


晚期:1130年-1155年

颠沛流离的晚年生活


        丈夫的早逝,文物的丧失,到再嫁婚变的是非,李清照的后半生遭遇了数不清的劫难。


        张向荣详细讲述了李清照晚期追随帝踪的经过,又谈及了这段时期她古玩被盗、再婚却碰上“渣男”,甚至身陷囹圄的经历。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是波折的生活与沉重的愁绪让李清照疾病缠身。

        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张向荣把李清照最后的日子概括为三个词:读书、辑录、独居。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终于1143年寂寞地死在江南。


讲座趣闻:国民女神李清照为何偏爱酒和花?

        据张向荣介绍,全宋词载录共47首李清照的词作,其中酒和花是其词的主要意象。李清照的词却常常以“酒”意象来抒情遣怀,她的词曾多处写到饮酒,酒词占她现存词作的百分之四十还多,有的淡饮,有的浓醉;有的乘兴而为,有的含恨而作。不管是“酒”、“醉”、“酌”,还是“琥珀”、“绿蚁”,还是“尊”、“盏”、“杯”、“盘”,都映照出李清照人生的跌宕起伏。

        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随着词人的人生历程而变化,让我们了解了李清照坎坷的命运、情感的历程,体悟到她的卓越与不朽。

        李清照的绵绵柔情、切切真情、浓浓愁情、深深乡情,在其“酒”、“花”词中点点滴滴的展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3.png

读者提问


读者问答:

Q:李清照作为婉约派代表人物,是何时创立婉约派词风的呢?

张向荣:词始于以前街头艺人的通俗唱曲,自唐以来文人便有“诗庄词媚”的说法,因此词本身便具有柔媚的特征,其主题也多为人之情感与生离死别。而所谓“婉约派”、“豪放派”的说法是明代文论家张綖提出的,后人便根据这个标准将之前的词人划分为两派。因此严格意义上讲李清照并没有“开创”婉约派,只是她的作品风格多数有柔和优美的风范。


Q:李清照以写“愁”闻名,同样擅长写“愁”的词人还有南唐后主李煜,他们二者所表达的“愁”之间是否有不同之处呢?

张向荣:二者大有区别。对于李清照而言,她的“愁”有思乡之情、南渡的颠沛奔波、珍藏多年的古玩字画丢失的惋惜,还有国家动乱的担忧。这些“愁”是可以稀释的,我们从“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这句中便能看出她还能通过别的活动稍微排解愁绪。而对于李煜来讲,他的“愁”则是作为末代帝王的亡国之愁,是已到穷途末路之愁,这种愁绪更加沉重,“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无法稀释排解的。


书目推荐

顾随 叶嘉莹 《驼庵诗话》

张保红 《古诗英译中西翻译流派比较研究》

费正清 崔瑞德 《剑桥中国史》

老子 《道德经》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视频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