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GC 技术重塑行业生态、驱动服务模式革新的时代背景下,11 月 10 日下午,图书馆(档案馆)特邀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信息素养工作组成员周建芳博士,以线上形式开展题为 “善用AIGC工具 助力馆员能力提升”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作为馆内党建项目 “学习强馆” 的第四讲,由图书馆(档案馆)馆长陈红霞主持,为 AI 时代图书馆员的能力升级与职业发展搭建了专业交流平台。

图书馆(档案馆)开展“学习强馆”专题讲座第四讲
在 AIGC 技术深度融入各行各业的趋势下,周建芳立足图书馆工作实际,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分享了 AI 工具在图书馆日常运营中的创新应用路径,为提升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指出,尽管 AI 技术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在科学规范、合理使用的前提下,能够成为图书馆员的“高效助手”,有效减负增效 —— 从会议记录实时生成、语音精准转写,到发票信息智能整理、复杂数据快速统计等多个高频工作场景,都能借助 AI 技术打破传统工作模式的局限。
讲座现场,周建芳通过实操演示,直观呈现了阿里巴巴 “通义”、科大讯飞 “星火”、豆包等多款国产 AI 工具的强大功能:语音实时转文字准确率高、自动生成结构化思维导图、长文档智能提炼核心要点等实用功能,让与会馆员清晰感受到国产 AI 工具在实用性、易用性上的显著优势。他强调,数智时代的图书馆员应主动打破技术壁垒,善用这些智能化工具,持续提升信息处理、知识组织与服务创新的核心能力,更好地适配新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发展需求。
同时,周建芳也特别提醒,AI 工具的使用需坚守“审慎原则”。尤其是在处理核心数据、开展专业分析时,不能过度依赖 AI 输出结果,建议通过多人协作校验、多工具交叉比对等方式进行结果验证。对于复杂统计与深度数据分析场景,更要结合图书馆专业方法与行业规范,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周建芳博士开展讲座
本次讲座内容详实、案例生动,为图书馆员在数智时代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开放、更主动的态度拥抱AI技术,推动图书馆服务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迈进。
主讲人简介:
周建芳,研究馆员。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研室主任、中图学会学术委员会信息素养工作组委员、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长期从事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与教学,发表核心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编教材两部,主持建设的MOOC在中国大学MOOC、学习强国等多个平台上线,相继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线上一流课程,主讲的课程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