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图书馆(档案馆)新一届学科联系馆员培训会议在白云山校区一楼悦读沙龙室召开。馆长陈红霞、副馆长王悦、学科服务部主任田梅梅、资深学科联系馆员何海燕及新一届学科联系馆员等参会。会议由负责学科馆员工作的张爱优主持。
(颁发聘任证书与大会现场)
会议伊始,张爱优明确了新聘学科联系馆员的选聘原则与服务职责。王悦副馆长向新聘学科联系馆员提出了五点期望:牢记使命服务师生;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深入学科精准服务;协作沟通形成合力;创新实践打造品牌。随后,陈红霞馆长为新聘馆员颁发聘书,标志着学科服务工作开启新篇章。

(经验交流与专题讲座)
在学科联系馆员经验分享环节,曾瑞以《探索“党建+学科”创新服务模式》为题,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党建引领深入学院开展服务,并就服务效能提升、需求精准采集及分层服务供给提出诸多建议性建议。曾沁涵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强调通过微信、邮件等多渠道主动对接读者需求,并提出运用用户画像和新采购系统实现精准资源推送的创新思路。
会议还特邀资深学科联系馆员何海燕作《AI的运用,从偷懒开始》专题讲座。何老师结合丰富的案例,对比分析了多款AI工具应用场景,并针对学科服务提出三大思考方向:如何创新面向00后“网络原住民”的培训方式;如何挖掘图书馆业务数据价值支撑学科服务;如何突破学科分析的边界与实施路径。这些问题引发与会者深入讨论与热烈交流。
在总结发言中,陈红霞馆长强调,学科联系馆员需充分发挥桥梁作用,聚焦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业务学习与新技术应用,探索智慧服务模式;二是对标学校2025年工作要点,提供精准支撑;三是加强服务创新,助力图书馆提升学术影响力。她指出,学科服务必须紧密围绕学校发展大局,为教学科研提供高质量保障。
此次会议通过职责宣贯、经验交流与技术研讨,为新一届学科联系馆员明确了目标方向,为构建专业化、精准化的学科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