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在庆祝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40周年大会上,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决定对全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突出贡献者、榜样馆长、榜样馆员进行表彰。我校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科被授予“高校图书馆榜样馆员”荣誉称号,成为广东省高校图书馆十一名获表彰者之一。
王科受到表彰
王科工作照
王科是“老广外”人,他的工号以1987开头,那时一些青年馆员甚至还没有出生,如今他已在广外图书馆默默耕耘了35个年头,白发斑驳见证了他的付出和收获。1987年7月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至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图书馆负责外文图书采访工作。三十多年来,他与广外图书馆共成长,经历了两次大学合并划转、两次分校区建设,一次图书馆拆旧建新、多次合并搬迁,参与并见证了图书编目从手写目录卡片到计算机分编、读者服务从手工卡片登记管理到计算机集成管理的信息化大变革。
他做事细致认真,作为图书馆“财务一支笔”,负责图书馆各项预算的收支,容不得一丝马虎。他的性格温和开朗,从未与谁红过脸。他还是个广外图书馆“百事通”,说起资源馆藏量、资金用度等数据能够信手拈来。
工作至今,他先后7次获评年度考核“优秀”等级,5次获评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先后多次获得过校级“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云山优秀服务奖(翼群服务奖),以及广东省图书馆学会“优秀服务奖”等荣誉奖项。
2022年初春的广州,王科在白云山麓的办公室接受采访,将三十多年的图书馆故事娓娓道来。谈到此次获得“榜样馆员”荣誉时,王科说道:“内心肯定是非常高兴和激动的,但这份荣誉更属于广外图书馆全体馆员。”
结缘图书馆学,成为广外一员
王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图书馆学”是他的第一志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社会氛围下,为什么会选择“图书馆学”作为第一志愿,不禁令人好奇。王科解释,他只是想“图书馆一般在大中城市才有”,或许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走出山村,留在城市里,有更大的平台去拼搏,没想到这简单的想法成就了他一辈子的事业。
那时的大学生非常稀缺,华师一届学生才800多人,毕业时统一分配工作。王科至今还清晰记得,当年的分配通知7月1日发布,7月3日他就被当时的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接去报到,正式成为图书馆一份子。1995年6月,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与原广州外国语学院合并成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随之合并,他的广外之旅开启了新的篇章。
时光荏苒,一代图书馆人砥砺前行,留下熠熠生辉的书乡往事。回首当年的同窗,三十多名同学也大都分配在广东省内各高校图书馆。匆匆三十载,同学们也都各自成为了单位的中流砥柱,一位同班同宿舍的同学也位列此次“榜样馆员”广东地区的表彰名单中。
工作兢兢业业,三十几年拒绝“躺平”
2014年受聘担任副馆长后,王科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协助馆长开展工作,业务上以身作则带头做好图书馆工作,运用自己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配合馆长一起把图书馆越办越好。近八年来,图书馆领导班子做了大量工作,哪怕一些细微处的优化譬如装纱窗、门口“小广场”改造、标识牌升级等等,都需要付出许多时间精力。做成一件事并不容易,作为学校教辅部门要多方奔走,要钱要物寻求支持,同时还要使每件事合法合规。虽然受限于主客观条件,最终呈现的结果也许不能使所有馆员或读者满意,但作为亲历者,他感到坦然和问心无愧。
当被问到职业生涯中有没有出现“职业倦怠”时,他一口回答,“没有。”看到笔者满脸的不信,他解释说,刚毕业上班时,他在采编部从事外文采访员的工作,五年后他转岗去了典藏流通部担任部主任,三年后两校合并,他在新馆的大朗校区图书馆任阅览部主任,四年后学校规划再次调整,他才在现在的广外白云山校区图书馆负责流通、阅览等部门的业务工作,每隔几年就换一个岗位,担任部主任工作长达22年,2014年底起任副馆长。这其中他经历了学校的合并划转、图书馆拆旧建新,经历了从全人工处理到自动化集成管理的巨大变革,是工作环境和业务内容的转换,使他时常保持着学习状态,所以还没来得及产生“倦怠”,就又要抓紧学习好跟上“变革”的步伐了。王科强调,“就算我明天退休,今天也还是会把工作做好”。
职业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回想往事,王科觉得2003年秋北校图书馆新馆建成,图书搬迁上架工作令他印象最为深刻。当时为了应对全国首批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需要从五个不同的地方同时往新馆搬迁图书及家具。时任流通服务部主任的他,可以说是图书搬迁工作的现场总“指挥”。“搬馆”并不是简单的把书从过渡馆搬运回来上架,还需要预留空间,全面权衡架位摆放,是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这样的锻炼机会实属难得,和同事们一起顺利完成了搬馆工作,他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还把工作经验总结出一篇《谈高校图书馆的搬迁工作》的学术论文。
新馆落成投入使用后,那时恰逢学校迎接“全国首批本科教学评估”检查,评估专家到新馆现场检查,指明要找某本中文图书。由于搬库有些图书还没来得及拆包上架,这简直是大海捞针。王科急中生智,在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检索系统中发现了这本书,图书馆负责后勤的蔡老师骑着摩托车带着他,从白云山校区紧急前往位于越秀区的省立中山图书馆,终于风尘仆仆地在晚上闭馆赶到并借出了这本书,通过复印的方式把这本书送到评估专家的手上。
更别提刚毕业入职时,图书馆的电梯井渗水,还是小伙子的他跳进电梯井的积水里和同事们一桶一桶舀水运出,确保电梯能正常运行,而这些经历现今的年轻人很难再体会到了。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犹如昨日刚刚发生,他的内心充盈着无言的怀念之情。
寄语青年馆员,需要掌握“核心技能”
谈到新时代图书馆员需要具备的素养,王科认为,首先是要有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其次是工作中要有服务意识,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然后要不断磨练自己的职业技能,特别是信息技术,以及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现在就业、评职称要求越来越高,馆员们特别是青年馆员应该保持学习状态,紧跟业界发展动态,积极参与研讨会,同时把握机会多参与学校、学会的课题申报,拿出新成果来。既要照顾好自己的婚姻、家庭,也要完成好自己的事业。
最后,王科总结说,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评中级时因为外语资格考试成绩过期申报了两次才评上,申报三次才获评正高职称,副馆长竞聘也并不是一次就成功,但他从没想过要放弃,更没有抱怨和气馁,2014年12月他才终于“双喜临门”,成功获评正高级职称,也获聘成为图书馆副馆长,从一名普通馆员成长为一个图书馆的领导者,这一路他走了27年。
他说套用那句俗套的话“也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许他过早获得成功,工作上又会是另一番光景。他鼓励道,青年馆员们要坚持学习和进步,遇到难题不能轻易就放弃,要坚持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把自己的事业搞好,把图书馆建设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