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年 12月16日上午,关于“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在教学楼A座509举行。出席本次研讨会分别有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迪斌、副院长郑亚伟、党总支书记卢海清、研究生教学部主任崔艳红、办公室主任戴国宁以及学院全体教师以及研究生,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迪斌教授主持。
首先,谢迪斌院长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本次关于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的召开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会议召开将近10天,全国高校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本次会议的召开,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基本遵循,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的重要依据和根本方向,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学院教授、主任和思政课老师代表分别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会议精神深入浅出地谈了他们的学习感受和见解。宋善文教授首先对本次会议的重要内容做了大致解读,并以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为切入点,提出了关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针对性的具体举措;崔艳红教授则从“高校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具体谈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张剑抒教授则用幽默的语言从实践角度谈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她强调教师职责不仅在于教书、更在于育人;申波教授则主要从分析国内外形势入手,指明坚持正确的高校意识形态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国家自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在;韩娟美老师则从自己从事教学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亲身经验,指出高校应该培养学生平和健康心态,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赖洁莲老师则从“因势而新”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紧跟时代步伐,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向海英老师则认为本次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的召开让她倍受鼓舞、倍受压力同时也充满信心,她指出思政课教育不应该局限在课堂灌输,而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研讨会进行过程中,郑亚伟副院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发言做了深刻的指导和点评。
最后,谢迪斌院长为本次研讨会做了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对国家思政教育工作前一阶段的总结,更是对新时期下一阶段的具体部署。思政课教学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主渠道和唯一的有利抓手,其他课教学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各学科教学的协同效应。其次,他还就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和如何建构高校思政课内容体系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系统有效的看法和见解。
本次研讨会圆满结束、意义重大,在场师生倍受鼓舞,不仅极大提升了在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学生们也对自己未来的从业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