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学术活动>>正文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作者:张靓      日期:2017-11-27      点击率:

   

本网讯1123日,“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南校区行政楼召开。与会嘉宾紧紧围绕主题,从多个角度诠释了“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  

   

图一:我校召开“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嘉宾和领导有: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东方学系主任瓦金·库兹明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义天教授、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教授以及全体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广东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图二:卢海清主持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图三:库兹明与谢迪斌签署学术合作协议)  

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卢海清主持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迪斌致辞欢迎并充分肯定了在十月革命百年纪念的历史背景下召开本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随后,谢迪斌与库兹明分别代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东方学系,共同签署了学术合作协议。  

图四:库兹明发表主题演讲  

在研讨会上,库兹明教授首先对我校的诚挚邀请表示感谢。随后,他“百年反思——十月革命与俄罗斯历史进程和当代社会为题作了主题演讲,从前苏联历史的变迁与脉络中反思俄罗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在”中国也即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他表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将在此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库兹明教授表达了希望与我校开展多方位合作的望,期待未来能将学术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图五:库兹明向大家展示前苏联党员证  

李义天教授针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问题,提出了“开创”“理想”“初心”“规律”四个关键词。他阐释道,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文明和政治的多样性,体现人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想象力回归初心,脚踏实地,是十月革命留给我们的政治遗产。

     

 

图六:李义天发表学术报告  

张泽宇就留苏学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留苏热潮。他提出,当时的中国留学生通过翻译著作、讲学办报等方式传播马列主义理论,提高早期中国共产党员的理论水平奠定基础,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重要贡献。  

   

图七:张泽宇发表学术报告  

周建伟认为,学术界对于十月革命的解释不是绝对的,而是多元具有普遍意义。十月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实际相结合并自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  

   

图八:周建伟发表学术报告  

崔艳红肯定了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认为其改变了二十世纪的世界历史,对推动历史进程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它是改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主导因素另一方面,它改变了部分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向和路径  

   

图九:崔艳红发表学术报告  

关于十月革命与世界政治空间的变迁,刘小龙提供了不同的思考维度他认为,对空间政治的分析,不仅是事实分析,更强调价值导向。他认为十月革命为世界提供了不一样的选择,兼民族性与世界性。习总书记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更是社会主义对资本逻辑的超越。  

   

(图十:刘小龙发表学术报告  

谢迪斌就“十月革命与卡夫丁峡谷的跨越”为主题,探讨了十月革命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东方化的影响与意义。他认为,马、恩思想的立论基础是西欧,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从西方基础完成了东方转化,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图十一:谢迪斌发表学术报告  

最后,谢迪斌对出席会议的所有专家学者表示由衷感谢,并宣布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